2020年1月29日,星期三,阴
气温干冷,人心依然温暖。
吃完午饭,我习惯性地走到靠路边的阳台,看着街上寥寥寂寂的行人,没有了以往过年的热闹气氛,或许大家跟我一样,因疫情需要,此刻正待在家不便外出。是啊,疫情发生后,我也开启了宅家的日常,日常动作便是收看战疫情系列新闻报道。
打开电视,听到的是各地村支书的硬核防疫广播喊话,一句一句看似“霸道”实则朴实的话语,句句击中人心;看到的是云监工下,各行业的人们正奋战在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中,一秒一秒地创造中国奇迹;不同的画面,共同的努力,每个人都在这场冷酷的疫情防控战中,默默地在这个余寒未散的冬末,做着自己能做的事情。
那么,作为一名高校老师、思想政治辅导员,我能为抗击疫情做些什么?
一则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的新闻正好播出。听到电视里传来的“因防止疫情在学校蔓延的需要,将采取延期开学等措施,与此同时,号召师生们“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借助互联网云课堂技术,解决延迟开学带来的无法面对面课堂上课的困难”,这些话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是啊,我虽然不能救治病人,不能参与建设火神山医院......但作为一名辅导员,我可以走向网络,继续教书育人,将精力投入到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在这场疫情冲击下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心理动态、行为习惯变化以及教育引领上,做到辅导员停课不停“教”,帮助我的学生停课不停“学”。
估计学生们可能对网络课程学习动力不足,我得让学生熟悉熟悉奖学金的规则。说干就干,找“易班”去!在“优课学习”中,先开一门“学生奖学金评定规则学习与考核”课,让学生知晓如何获取奖学金,说不定真的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呢!
做好这门课,想想刚才看电视时,自己听到那些抗疫一线优秀党员事迹时的激动心情,我决定再开设一个关于党员教育的优课,让学生认识党的规章制度,了解党的历史以及党在各个时期,包括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两门优课做好后,我把链接发布出来,没想到一会儿的功夫,两个优课群都超过三百人,党员教育的课群人数超过了四百人。哇,好有成就感呢!即使不能到防疫一线,自己利用手头资源去做点事情,也能让同学们在这个特殊的寒假中受益!感觉今天过得真的超级充实。
2020年2月5日,星期五,晴
中午,正吃饭呢,手机“滴”的一声响,短信来了:“陈铮伟老师你好,我是19酒管五班的姚同学(化名),想问一下开学报到时的意外险怎么用呢?我是昨天早上的时候洗澡煤气中毒的。”煤气中毒!!!惊得我一身冷汗,虽经处理过不少突发事件,但我还是紧张了起来,马上回拨了过去。学生说,他是昨晚(2月4日)洗澡时,因煤气管破裂导致煤气中毒,幸好及时发现立刻送院治疗。目前刚出院,身体比较虚弱,希望我协助他办理学生意外保险的保险和报销。
我先安慰他,并叮嘱他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要对自己的恢复有信心。然后,赶紧提醒他现在疫情严峻,后续治疗务必要注意做好预防。挂断电话,我立刻联系保险公司,帮助学生报险,顺利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最后,将学生的情况及时报备。
搞定这一切,回到只剩下我一个人的饭桌上,吃着已经凉了的饭菜,觉得味道也很好:或许这便是辅导员工作的特点,虽然紧张担忧的体验时有发生,但最终幸福的体验感则是最深刻的。
今天,我们所期待的疫情高峰和拐点仍然没有出现,防疫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但经过这个事情后,我想对于辅导员来说,既要做好疫情防控的工作,也要做好学生日常的教育管理,既要解决因为这场疫情而带来的学生思想上的偏差,也要解决好学生在这个阶段出现的其他现实困难,我们不能被疫情吓到,也不能被疫情打乱了我们的工作节奏,相信只要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2020年2月12日,星期三,雨
今天气温偏低,疫情进入了最吃劲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抗疫战中来。其中就包括我的学生,他们作为志愿者深入到镇街、小区、村道等地,与当地政府防疫部门一起并肩作战。
在这批志愿者中,尤其值得我感到骄傲的是五名退役入学的学生:19酒店管理4班黎俊业、19酒店管理5班陈梓轩、19烹调工艺与营养3班李杰华、19烹调工艺与营养4班何建朗、19烹调工艺与营养4班廖显东。
当我们还在调侃自己躺着就是为国家做贡献,为无法出门而感到百无聊赖,甚至有个别人不顾检查点志愿者的劝告,出现蛮横冲卡的行为时,我的学生,这群不过刚刚20岁的年轻人,充分体现出00后的担当,对国家、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他们顶风冒雨,不惧繁杂,认真仔细地检查车辆,上门访问,做好登记。作为他们的老师,我觉得我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通过一天的努力,终于编辑出“防疫工作中最美的军绿色风景”,并将其发布到全国易班网上。才几个小时,推文已被全国易班网的头条收录,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366net必赢手机版师生们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努力:疫情面前,他们无畏无惧,逆行而上,彰显英雄本色!
2020年2月17日星期一晴
不知不觉又是一周的开始。
一觉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想起昨天的事情来,有结果了吗?
昨天晚上,我们学工微信群突然闪出一条信息:有个同学从四川回来,连续两天发烧,目前正在医院做检测。是陈都老师发出来的。
大家都有点担心,纷纷在群里问起来。原来,我们学院的实习生暂停实习后,每天都要对学生身体状况进行监测。一位曾在四川实习现已返回的学生连续两天发烧,出于工作的敏感性,陈老师马上联系到了该生,了解到学生目前在家通过普通的药物治疗后依然处于发烧不退的情况,陈老师建议到当地疫情防控定点医院进行诊断。开始学生有所顾虑,但经过陈老师的耐心疏导,最终学生同意了。微信群信息一直在闪烁:原来,诊断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原本预计核酸检测可以在当晚7点半左右得知结果。正当大家怀着紧张的心情等待结果的时候,医院又告知需要等到第二天早上才能知道结果。又是一个紧张的夜晚。学生忐忑不安,陈老师一直保持着与学生的交流,鼓励她保持乐观。
不知道今天有消息没?我赶紧打开手机,刚刚九点钟,好消息来了:核酸检测为阴性,学生只是普通的发烧感冒。群里一片欢呼,是啊,一块大石头放下来了。
想想上周的疫情信息填报,办公室同事余洹老师在整理学生信息时,发现一名学生曾到过湖北,需要马上采集他的健康数据和出行轨迹。然而却迟迟联系不上(后来证实是学生没看手机而联系不上)。余老师尝试了电话播打、短信、微信留言、发动班干部联系、联系学生家长等等,终于联系上了。然而学生却因为近来多部门找他登记疫情信息,产生了厌烦情绪而不愿意登记。余老师耐心开导他,最终还是配合做好了疫情防控信息登记,等收集完毕信息和上报后,已是深夜。
是啊,学工的工作就是这样。做细做实是基础,我们还要善于调控自己的工作情绪和工作对象的情绪。身处严峻的疫情当中时,大家都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作为辅导员的我们首先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认识疫情,缓解他们的紧张恐惧情绪,最终认可我们的努力,配合我们的工作。
(作者:烹饪学院辅导员 陈铮伟)